邦博尔卫校网
北京卫校 > 北京卫校招生 > 北京卫校录取分数
初中生入口 招生问答 高中生入口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4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日期:2024-12-27 09:14  18723人关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是比较高的,学生如果想要获得录取的资本,对自己学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努力方向,现在考大学不是以前那么容易了,学生要有更大的竞争力。那么,考生可了解下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4年全国各省本科录取分数线公布

云南:理科585分,文科612分。

河南:理科599分,文科604分。

内蒙古:文科557分。

宁夏:理科505分,文科573分。

青海:理科410分,文科500分。

四川:理科613分,文科579分。

山西:理科586分,文科563分。

陕西:理科516分,文科551分。

新疆:理科444分,文科552分。

重庆:物理类588分,历史类576分。

福建:物理类599分,历史类576分。

广东:物理类583分,历史类582分。

河北:物理类578分,历史类612分。

江苏:物理类590分,历史类592分。

辽宁:物理类591分,历史类593分。

湖北:物理类595分,历史类579分。

湖南:物理类584分,历史类583分。

安徽:物理类587分,历史类608分。

甘肃:物理类561分,历史类576分。

广西:物理类567分,历史类578分。

贵州:物理类559分,历史类576分。

黑龙江:物理类563分,历史类584分。

江西:物理类581分,历史类591分。

海南:综合录取分数线672分。

北京:综合录取分数线584分。

山东:综合录取分数线578分。

上海:综合录取分数线562分。

天津:综合录取分数线606分。

浙江:综合录取分数线608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6032人,专任教师161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0.34%。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6人,并拥有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从丰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166人,其中研究生5683人,本科生8894人。另有非全日制研究生38人,继续教育学生295人,网络教育学生32466人。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药事管理、护理学、英语、法学、生物工程、中西医临床医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医骨伤科学16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校现有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岐黄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国际与港澳台工作部(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部、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

分数在考学过程中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些高考状元的确选择性要多很多。分数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够帮助你节省一定的费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还是要努力下,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学校,也是让自己有更足的信心来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卫校招生>卫校录取分数>北京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北京卫生学校 北京推荐卫校 北京卫校招生 北京卫校专业 北京卫校排名 北京中专卫校 北京大专卫校 北京有哪些卫校 北京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