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的临床医学学校有: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等临床医学学校。
一、2025北京临床医学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 临床医学学校名称 | 临床医学学校地区 | 临床医学学校地址 |
1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
2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北京 |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二、2025北京临床医学学校简介
1、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PUHSC),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1] 2000年4月3日,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 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医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六大门类,专业齐全,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实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分为五年制和八年制两种。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4] ,是中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截至2012年12月,北医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研究、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683人,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4人,“青年千人计划”3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博士生导师487人,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71人 。据2015年1月官网显示,北医共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人、讲座教授5人 。
截至2012年12月,北医已与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40余所为北医战略合作伙伴,如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爱默里大学、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建立了多个中外合作中心,设立了近22个学生交流活动项目,和15所协议学校建立了MD-PhD项目,设立了10余项国际学生交流奖学金项目,搭建起国际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 。
2014年,医学部与海外医学院校签署11项合作交流协议,在科研合作、人员互换、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分别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部—曼彻斯特学术医学中心医学遗传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乌尔姆大学神经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2、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604人,其中研究生3132人,长学制学生1561人,本科生3368人,高专高职生2067人,留学生476人;成教学生5004人;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一所研究院;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总建筑面积24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图书馆藏书155.5万册。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校本部1550人,附属医院36245人)。有院士6人,特聘顾问11人,正高职称1974人,副高职称3380人。其中教授738人(校本部101人,附属医院637人),副教授1245人(校本部228人,附属医院1017人);博士生导师439人(校本部83人,附属医院356人),硕士生导师839人(校本部143人,附属医院696人)。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优秀创新团队。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