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首都医科大学开设的专业有:临床医学(农村基层定向)、临床医学专科、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口腔医学技术、护理。
一、2024首都医科大学开设的专业一览表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1 | 首都医科大学 | 临床医学(农村基层定向) |
2 | 首都医科大学 | 临床医学专科 |
3 | 首都医科大学 | 药学 |
4 | 首都医科大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5 | 首都医科大学 | 卫生信息管理 |
6 | 首都医科大学 | 口腔医学技术 |
7 | 首都医科大学 | 护理 |
二、2024首都医科大学开设的专业详细介绍
1、临床医学(农村基层定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临床医学专科层次实用型人才。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并为继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基础、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预防医学等。
2、临床医学专科专业
培养目标:“临床医学专科山区、半山区定向班”为北京地区山区、半山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培养能够承担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用型的专科层次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预防医学等。
3、药学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管理知识,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医药卫生单位从事药品调剂、合理用药、药品检验和药品质量控制等工作的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治疗学。
4、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临床实验室管理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检验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
5、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为我国的卫生信息管理事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质良好并有一定发展潜能的技能型高级病案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Visualfoxpro程序设计、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概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医学、内科学概论、外科学概论、妇产科学概论、儿科学概论、五官科学、卫生管理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国际疾病分类学、手术分类学、文献检索、SAS实用程序设计、卫生经济学等。
6、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医学及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医用化学、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口腔生理解剖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等。
7、护理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较强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础医学和护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急、难、重症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三、首都医科大学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604人,其中研究生3132人,长学制学生1561人,本科生3368人,高专高职生2067人,留学生476人;成教学生5004人;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一所研究院;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总建筑面积24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图书馆藏书155.5万册。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校本部1550人,附属医院36245人)。有院士6人,特聘顾问11人,正高职称1974人,副高职称3380人。其中教授738人(校本部101人,附属医院637人),副教授1245人(校本部228人,附属医院1017人);博士生导师439人(校本部83人,附属医院356人),硕士生导师839人(校本部143人,附属医院696人)。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优秀创新团队。
2010年至201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55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289项),累计科研经费18.8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7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北京市科技奖2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医学奖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297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生物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2005年,以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批准立项,资助总经费为3000万元人民币。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卫生计生委“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4个,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0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16名市级教学名师。2009年至2014年,学校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北京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