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东排名前六的医学影像学校有: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韶关学院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一、2024广东排名前六的医学影像学校一览表
排名 | 医学影像学校名称 | 医学影像学校地址 |
1 |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广东肇庆市端州区西江南路6号 |
2 | 韶关学院医学院 | 广东省韶关市新华南路 |
3 |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广花二路 |
4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
5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 中国广东广州 |
6 |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果园路40号 |
注:以上医学影像学校排名是邦博尔卫校网根据网友在本网的关注度进行排名,仅供参考
二、2024广东排名前六的医学影像学校简介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Zhaoqing Medical College),简称肇庆医专。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中山医学院肇庆分院,于2004年5月升格为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4年、2000年学校被国家教委、教育部授予重点中专学校称号。1993年、1999年与广东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联合办学,分别设立广东医学院肇庆教学部和中山医科大学肇庆教学点。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我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学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端州校区、鼎湖校区和北校区。端州坐落在景色宜人的西江畔,鼎湖校区毗邻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鼎湖山。总占地面积512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办学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建有8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拥有各类实验、实训、仿真、模拟技能训练室132个,各实验室配备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实验,进行综合实验项目训练。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学术报告厅、图书馆、运动场,室内篮、排球运动场、体操房、乒乓球活动室以及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院系设置
据2017年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思政部、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中医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临床系、医学技术系、护理系8个教学单位。设有11个专业。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专兼职教师700多人,教师队伍以中高级职称为主。拥有省市级教学名师、拔尖人才、专业带头人22人。143人次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相关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省、市各学会委员及行业专家。 [1]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2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4个、市级特色专业4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和省级财政的重点扶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1门。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作交流
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与菲律宾马尼拉圣堡罗大学,圣虔诚大学签订交流协议,每年互派师生进行文化交流。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合作,引进先进的护理教育改革思路;香港理工大学派遣师生到学校进行交流,并共同深入到农村,为少年儿童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与指导。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合作,邀请台湾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同时我校输送教师赴台进修学习。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合作,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赴澳门的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学校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外多家院校和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学术、培训合作与交流。
2、韶关学院医学院
韶关学院医学院简介
韶关学院医学院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禅宗祖庭南华寺和一代宰相张九龄故里所在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前身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省韶关卫生学校,2002年升格为韶关学院医学院,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韶关学院校外二级学院,同时保留中专部。
韶关学院医学院办学目标
多年来,学院秉承“教学第一、质量至上”的办学传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全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卫生人才。学院的办学得到社会广泛赞誉,被授予“全国乡村医生培训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白求恩式先进集体”、“韶关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17亩,建筑面积123133平方米。有实验室113间;多媒体课室、电子阅览室和语音室共15间。
韶关学院医学院专业设置
现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3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医骨伤等8个专科专业。中专部开设护理、药剂、农村医学、护理(美容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等7个专业。
韶关学院医学院发展前景
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中心设在该院,负责全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工作,已培训农村卫生人才2万余人次。从2006年12月起,该院受省卫生厅的委托,在该院分四批举办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及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资助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培训班。
韶关学院医学院所授荣誉
该院办学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先后获得香港华夏基金会、香港铭源基金会的大力资助,已故全国政协副主 席霍英东博士曾多次来校视察。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乡村医生培训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1914年” 以及“韶关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3、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7月成立,是广州医科大学的二级学院。学院占地面积约220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分江高、从化、越秀三个校区。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历经百年积淀,拥有丰富的办学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高职高专全日制在校生4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800余人。学院开设有护理、助产、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等9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临床医学被评为广州市示范专业,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被评为广州市示范性建设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被评为广州市高校精品课程。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0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10余人。学院还建立了一批来自临床和企业的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结构较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历程
为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学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搭建了境外实习和就业的平台,目前已经有部分学生实现了在澳门等境外医疗机构实习与就业。学院积极与香港、澳大利亚等境外及国外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学生互访等方面交流与合作,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和学院声誉。
4、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 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 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南方医科大学办学规模
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药学院、护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 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医学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6个学院。 拥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 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北滘医院),开设了26个本 科专业,其中6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514人,其中本专科生12061人、研究生3027人、留学生501人。南方医科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 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护理学、特种医学),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 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和药学),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中 西医结合临床),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外科学(骨外)),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肾病学、中药制剂学、中医内科脑病学、中药药理学,中医痹病学)。拥有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教 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学科分别布 局在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覆盖24个二、三级学科。南方医科大学人才队伍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07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00人。拥有院士3名,双聘院士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全国模范 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骨干教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6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新世 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博士生导师236名、硕士生导师639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南方医科大学科学研究
“十五”以来,先后承担各类课题2139项,获得纵向课题经费5.13亿元,主持“97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4项。2000年以来,我校有5项科研成果7次入选国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 闻。 2004年~2008年,国家科技部公布的Medline 收录论文排名中,我校连续5年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中位居前16名;2006年,侯凡凡教授的原创论文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N Engl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51.296,该成果被美国内科学年报评为“2006年内科学领域最重要的14项研究进展之一”。5、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简介
“中山医学院”最早得名于1957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866年成立的中国最早西医学校——博济医学堂。,中山医学院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全英留学生教育为契机,不断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已初步构建了以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且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多样化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专业设置
基础医学院下设法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检验医学系,包括21个教研室、11个中心(分子医学研究中心、计算机中心、教学实验中心、外语教研培训中心、法医鉴定中心等。
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76年,原为卫生系,1986年升格为学院。现由4个系(预防医学系、营养学系、妇幼卫生学系、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1个教研室(卫生管理学教研室)等。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师资力量
中山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实训设备
我校被选定为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之一,承担广州市海珠区、荔湾区、白云区、番禺区、南沙区和增城市申请医师资格者的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工作。基地依托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由医学继续教育中心负责考务和培训工作。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办学规模
随着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恢复了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并成立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该院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山医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室规模、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同类学院前列,已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基础条件优越、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基地。
6、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介绍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云浮市人民政府,2001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同年1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重点中医药学校”。学校在今年4月份通过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成为云浮市第一所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是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学校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中山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实行联合办学,目前大中专在校学生达12200多人。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创建于1988年,前身是新兴县卫生学校、肇庆市卫生职工中专。1988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2001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同年1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重点中医药学校”,2003年被广东省卫生厅定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12.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32万平方米。建有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实训楼,中药专业实训中心是省级实训中心,药剂和护理专业实训中心是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中心,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顶岗实习基地72家,各专业实验开出率100%。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7.5%,其中硕士以上占7%,正式聘任高级职称教师占27.7%,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0.5%,另聘请多名医院和企业人员承担教学工作。目前开设中药、中药制药、药剂、护理、助产、中医康复保健、中医、农村医学等10多个专业,其中中药和药剂是省级重点专业,护理、助产、中医康复保健是市级重点专业。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办学指导思想,主动适应云浮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对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需要,不断强化“以特色办学,靠质量取胜”的办学理念和“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立足云浮、辐射珠三角,立足中医药、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办学。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形成“多元化、双主体、全过程”的校院(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医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医中药文化传承的殿堂、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基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典范”。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发展前景
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融入德育教育体系,强调以人为本、医乃仁术、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中医核心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学校主持的德育研究项目《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职业道德体系构建》获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成果创新奖”。大力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采用中草药绿化校园,打造粤西道地药用植物微缩景观;对校园的道路、广场、走廊墙壁等进行中医药文化宣导内容的布置,使每一堵墙成为中医药文化交流的窗口。积极组织开展中医文化节、中医知识大赛、下乡义诊等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活动,在全校性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特色体育项目。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