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沈阳的医学影像学校有: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何氏医学院、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沈阳市中医药学校等医学影像学校。
一、2024沈阳医学影像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医学影像学校名称 | 医学影像学校地区 | 医学影像学校地址 |
1 | 中国医科大学 | 沈阳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
2 | 辽宁何氏医学院 | 沈阳 | 沈阳市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 |
3 |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 沈阳 | 沈阳市苏家屯区乔松路2号 |
4 |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 沈阳 | 辽宁省新民市城区新柳街道铁北西路15号 |
二、2024沈阳医学影像学校简介
1、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中国医科大学简称中国医大(CMU),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沈阳市,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承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医大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也是中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1940年9月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2000年由原卫生部直属划为省部共建。
截至2016年1月,中国医大拥有教授708人,副教授1008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012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533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4145人,其中博士生1517人,硕士生4393人,普通本专科生8105人,外国留学生730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37.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0.28万平方米;该校已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的学术影响力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 。
中国医科大学成长历程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教学成果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8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着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着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4位。
中国医科大学专业建设
学校设有29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7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9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16个。
国家级教学项目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1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精品教材2本,“十二五”规划教材11本;省级教学项目有示范性专业7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学团队10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实践教育基地(校外)2个,实践模拟教育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精品教材8本,“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
有国家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研究中心3个,辽宁省转化医学研究中心13个;有辽宁省医疗中心37个。学校附属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9295张,牙科综合治疗椅169张。
中国医科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在职教职工1392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4.2%,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0人,辽宁省领军人才4人次,辽宁特聘教授16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8人次。教授级687人,副教授级94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056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503人。在校各类学生57799人,全日制在校生15091人,其中博士生1187人,硕士生4117(含七年制)人,普通本专科生8629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585人,附设卫生学校学生573人。
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65人,其中担任主任委员者13人(含候任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8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有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5人、卫生部14人次、省级7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18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5人、千人层次88人。
中国医科大学校区介绍
学校总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9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18.26万册,电子资源计21TB;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31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办学术期刊16种。
中国医科大学合作交流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8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307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5195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60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5个CMB项目。
2、辽宁何氏医学院
辽宁何氏医学院简介
辽宁何氏医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学院创建于1999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根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近8000人。
辽宁何氏医学院专业建设
学校现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眼视光学、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广告学、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15个本科专业以及眼视光学技术、护理、药物制剂技术等7个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7000余人,面向全国21个省市招生。拥有留学生、继续教育、二学历等办学资格,是东北唯一一家眼视光本科自考专业主考校,并与大连医科大学联合培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学校下设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艺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药学系、眼视光系、管理系、通识教学部、外语教学部等二级教学单位和实验教学中心、考试中心、图书馆、何氏美术馆等二级教辅单位。
辽宁何氏医学院教学理念
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健康医疗服务业及区域经济社会主导产业战略需求,坚持科教融合的产学研办学特色,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无缝对接,重点打造视觉科学特色学科专业群,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扎实开展通识教育、PBL教学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完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研究性课程与教学体系,实行全程、全员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大学生为股东的创业公司——大学生创业梦工场,旨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显个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突出贡献企业等称号。学生先后荣获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冠军、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二届“青创赛”一等奖、全国医学高等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东北地区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辽宁何氏医学院师资力量
学校聘任了42位两院院士和国际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名誉院长,组建了一支学术坚实、结构合理、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术团队。现拥有7家附属医院、66所眼视光门诊以及多家综合性临床教学实习医院,并创建了中国眼产业基地,先后获批了国家防盲治盲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中欧眼脑医学中心、眼科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平台,是国际防盲协会西太平洋地区联职主席单位、国家卫计委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单位。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大学、九州大学、埃因霍温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家高水平科研院所建立学术合作与交流友好关系,互派师生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学院以“梦想、感恩、学问、执行、结果”为院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发挥“医、教、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优势,培养具备“独立人格”、“独立思维”、“独立生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概述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是一所培养护理、药学、医学相关、卫生管理类各专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所需高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主校区坐落在沈阳市浑河之南,毗邻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本溪校区目前正在建设中。校园总占地面积55.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6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31万余册。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历史沿革
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其前身为始建于1978年的辽宁省医学科学院。1984年,改办为辽宁省卫生职工医学院。1998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试点院校。2000年并入原辽宁中医学院,改从医药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省政府从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其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分立出来,成立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由省政府批准,更名为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办学条件
学院设有医学技术系、药学系、护理系、康复技术系、健康管理系、医学基础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思政部8个系部,30个专科层次的高职专业。目前,学院在校生5632人。专任教师239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9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1人。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注重内涵建设,现有省级品牌、示范专业5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4支,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级精品教材3部,参编全国高职高专类规划教材244部,57人次担主编、76人次担任副主编职务。
学院现有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资助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项目8个,有口腔医学技术(义齿加工)、药品营销、医学营养等8个校内实训基地及护理、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199间实训室。此外,还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珠海、长春、大连等地联合建立了256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学生得到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在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我院取得团体二等奖、学生个人二、三等奖;在首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康复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8个奖项。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曾荣获全国花球舞蹈啦啦操组亚军,沈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丙组团体第一名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曾荣获省市级多项荣誉称号。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7%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职教集团探索
学院积极拓展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学院与香港嘉宏国际集团合作建立了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与沈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唐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与辽宁北冬虫夏草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社会责任
学院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卫生部“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资质,近年来,为社会培养培训各类专门人才万余人次。曾多次被国家卫生部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单位、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沈阳教科系统服务沈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附属机构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为学院直属机构,承担着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建院以来共承担省级以上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余项,有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1个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曾多次在全国科技情报检索期刊评比中获奖。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办学理念
学院将坚持“育素质、强技能、重合作、争一流”的办学理念,秉承“修德笃学、尚能济世”的校训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向“创建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特色的高职强院”的奋斗目标稳步迈进。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