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东排名前二的高级护理学校有:山东平阴卫生职业学校、德州卫生学校。
一、2024山东排名前二的高级护理学校一览表
排名 | 高级护理学校名称 | 高级护理学校地址 |
1 | 山东平阴卫生职业学校 | 山东省济南平阴县五岭路林水巷10号 |
2 | 德州卫生学校 |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共青团路67号 |
注:以上高级护理学校排名是邦博尔卫校网根据网友在本网的关注度进行排名,仅供参考
二、2024山东排名前二的高级护理学校简介
1、山东平阴卫生职业学校
山东平阴卫生职业学校简介
山东平阴卫生职业学校是一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平阴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平阴卫生中专学校、平阴继续医学教育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学校创办于1989年,1993年改为卫生职业学校。1994年被山东省教委审批为中专学历教育学校,2000年经山东省教委、山东省卫生厅联合评估验收命名为“省级示范学校”。 2002年市卫生局将学校确定为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基地,2006年经市编委会批准,正式挂牌“平阴继续医学教育中心”。
山东平阴卫生职业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18395m2。现有正式教职工103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硕士研究生13人。中级职称48人),有兼职高级职称教师20多名。学校拥有分别属于普通学科、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护理学科共11个科类实验室,拥有实验、实训室13间;计算机120台,教学平台18个(教室、功能室均配备教学平台).学校开通了远程教育网,设立了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闭路电视双控教学等系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校图书馆藏书近五万册。 另外学校还承担着全县医学成人专科、本科学历教育;全县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培训;全县卫生在职人员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承担着全市公安民警、机动车驾驶员、矿业等高危作业人员的自救护救培训工作。学校在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医学专科学校等大学特聘15位专家、教授为高级顾问、客座教授,指导学校远期发展和教科研工作。
山东平阴卫生职业学校开设专业
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先后开办过护理、中医、助产、社区医学、妇幼卫生、计划生育、乡村医士、卫生保健、药剂、医学检验、中西医结合、口腔工艺技术、中医康复保健和卫生保健等十多个专业,在校生1200多人。在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根据社会需求,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与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办、合办开展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国民教育系列成人、网络大学专科、本科层次教育,充分发挥了学校的办学潜能,为毕业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山东平阴卫生职业学校办学宗旨
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事业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从面向本地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服务平阴地区农村、社区、医疗机构和社会公共卫生机构向辐射全国转型,为经济发达地区、急需护理专门人才的大中城市输送大批合格的护理人才”的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卫生人才,增进人民健康。
办学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一流医务人员.
办学定位:立足平阴,面向全国,服务地方,向全国各地输送优秀的医务人员
办学目标:举办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为主,与大学联合举办大专、本科学历教育为辅,形成中专、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岗位培训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模式。
办学特色:医德为先,科研引领,技能见长。
2、德州卫生学校
山东省德州卫生学校位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畔,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德州市市中心----德城区三八路36号。学校始建于1965年,复建于1971年,定名为德州医学专科学校,1983年1月,根据省卫生厅文件精神更名为山东省德州卫生学校,是德州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卫生中专学校。
德州卫生学校环境
德州卫校占地202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备,并按专业技能训练要求,配备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所有教学、实训、住宿等场所,全部实行冬日集中供暖,保障室内舒适的学习和住宿环境。
德州卫生学校师资力量
德州卫校现有教职工234人,专任教师108人,其中,高级职称56人,中级职称26人。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德州卫生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方面下功夫,更新毕业生就业理念、强化先就业后择业意识,引导学生的社会竞争意识。我们的就业方向为“三个面向、一个培养”,即:“面向大城市、面向部队、面向大企业”,“订单式培养”。学校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就业单位进行选择,通过招聘会、推荐会等形式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机会。
德州卫校将以这次规模和专业领域的拓展为契机,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教程改革力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