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如高考一样,每年备受关注。分数考得不够好,好像上好的大学也无望了,中专学校是可以上中专学校的,只是某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可能会限制应届,或有分数要求,不过大部分的学校和专业都是可以选择的,那么有同学问“初中毕业读什么卫校”?下面就由邦博尔卫校网给大家介绍和整理的有关于贵州卫校的相关情况,以供大家参考了解。
贵阳医学院
首任院长李宗恩教授是我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建院初期,大批医学先驱云集我院,如:生物学家林绍文、病理学家侯宝璋、生物化学家汤佩松、内科学家张孝骞、传染病学家王季午、外科学家朱懋根与沈克非、妇产科学家杨崇瑞与李瑞林、公共卫生学家朱章赓等,为我校医学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业建设
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林城贵阳,拥有2个校区,校园面积共计1868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设有20个教学单位(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口腔医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食品安全学院、生物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法医学系、麻醉学系),6所直管附属医院,8所非直管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5个。
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省级2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7个,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17门,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2项;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卫计委认定的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
学校积极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11个,省级23个;各级科研创新团队15个。其中,有国家科技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贵州省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贵州省首批院士工作站1个;2010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5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30项,发表学术论文3490篇,其中核心期刊1709篇,SCI、SSCI、CPCI、EI收录共计489篇次。
主编或参编学术专着66部。2010-2014年,学校共获国家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成绩突出,成果斐然。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99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755人,其中博士249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578人,其中正高职称220人(教授140人,主任医师69人,其他正高职称11人)。
师资队伍中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一二层次专家3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核心专家6人,省管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7人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4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省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2人,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70余人次。
近五年柔性引进“候鸟型”人才18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中专学校每增设一个专业,都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确认社会需要才开设新的专业。这样对于同学们来说,后期就业就没有后顾之忧。既然你还有学习的机会,就一定要珍惜,我们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既然决定上中专学校,就要把握住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将来工作做准备。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