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1: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惠水校区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相关专业人才为主的卫生类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创建于1939年10月1日,初名“贵州省医事职业学校”,此后几经更名,2006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组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从学院发展史可以看到,学院是贵州省成立最早的职业院校;是省内最早开展大健康教育的职业院校;是省内最早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的职业院校;是全省唯一连续四次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的学校;是省内培养卫生人才和卫技人员最多的卫生类职业院校,毕业生达5万多人。学院毕业生服务于贵州和周边省区,乃至港澳地区及美国、新加坡、英国、沙特、南非、印尼等国家,为医药卫生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学院坐落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石林西路2号,现占地面积397亩,建筑面积180000平方米,拟再征126亩。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249人。在编教职工333人,专任教师280人,高级职称89人,硕士以上学历112人,双师素质教师176人,学院常年聘请行业、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专家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现有校外兼职兼课教师110人。学院教师担任省级以上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共29人、理事30余人,至今获得全国、省、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47人。教师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0余种。
学院重视教学资料建设,根据专业需要,各门课程优先选用卫计委规划高职高专教材、高教出版社教材、科学出版社、中国医药出版社教材。校企共建专业编写了专门的特色教材,如《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实用护理技术》、《公共卫生实验实训教材》、《学生实验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手册》、《护理实用文》、《实用美容技术》、《实用病理基础》、《康复治疗技术》、《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等,弥补了专业针对性较强的实验实训教材的不足。为了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学院鼓励教师制作微课程,2015年将8门微课列为院级微课程进行重点开发制作,王晓琼老师制作的“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微课获得全国高职高专微课大赛贵州省赛区三等奖。截止到2015年,学院拥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12门。
学院在与英国知山大学多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2015年9月,学院6名学生前往加拿大堪诺多文理学院交流学习,取得较好成效。学院多次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中州科技大学等互访,并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进一步增强了双方的了解,为双边合作的展开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目前已有学生前往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学习。学院还不断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印度尼西亚SRIWIJAYA大学、印度尼西亚东盟区域开放学习中心(SEAMOLEC)、印度尼西亚AIRLANGGA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与大连希格玛科技文化培训学校开展赴日护士就职等合作项目的合作;与韩国湖南大学搭建合作的窗口;与瑞士苏黎世伯利普鲁斯顾问机构搭建与瑞士的合作桥梁;美国海斯顿学院进行双边合作洽谈。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惠水校区位于:贵州省惠水和平镇纸酒大道1号(县政务服务中心旁)
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2: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5年11月,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学校位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贵州省都匀市,老校区占地761亩,固定资产2.8亿元,教仪设备总值7200余万元,纸质图书49.9万册;新校区位于都匀经济开发区,占地1295亩,一期投资7.2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513人,其中,专任教师399人,副高以上教师133人,占33.3%,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1人,占30.3%。 目前,开设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14个专业,承担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1个,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实验室4个;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培训基地7个,三甲附属医院2个,教学实习基地80个。学校先后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广州中医药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10余所一流医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生12000人,学生参加全省专业技能大赛,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多次代表贵州参加全国专业技能大赛。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广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有些已成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战线上的骨干。 面对社会发展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将顺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突出“民族性、地方性、实践性”,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贵州省都匀市黔医路1号
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3:贵阳市卫生学校
贵阳市卫生学校坐落于贵阳市市区,创建于民国28年(1939年),前身是贵州省立贵阳高级医士职业学校,1950年先后与省立贵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赣东北军区卫生学校、省立遵义高级医士职业学校合并,改名为贵州省卫生学校,属省卫生厅。1961年,学校更名为贵阳市卫生学校,改属市卫生局。校址解放前与虹桥,解放后迁次南门外芦花村。
学校分别于1981、1994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学校14个专业通过贵州省中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2000年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2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75人。学校设有护理、助产、妇幼卫生、药剂、医学检验、预防医学、民族医士、中药士、药品检验、计划生育、病理检验、全科医士、美容技术与护理等14个专业。
1998年学校与省电大联合办学开办高级护理大专班,2000年与贵阳医学院联合办学开设高级护理大专班。经上级批准,从2001年起开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大专),招收药剂、检验、护理三个专业的学生150人。学校还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办计算机及美容、美发技能培训。
学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电教中心、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整体护理模拟病房、护士工作站、ICU(重症监护)室、美容、美发技能训练室外等学科实验室,拥有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议、荧光测定仪、电子血球计数仪、荧光显微镜、微生物分析系统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等一大批高级精密仪器。学校图书馆藏书15万册、各种期刊近600种。学校办有制药厂和门诊部,有稳定的实习基地35人。学校一贯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数据深化改革,注重素质教育,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60年来,培养了15000多名实用性中等医药卫生人才。先后被子评为“贵州省教育战线先进单位”、“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和市区精神文明单位”。
2006年贵阳卫生学校升格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2009年搬迁至贵阳市金阳新区石林西路2号,比邻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贵州省武警总队。
贵阳市卫生学校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石林西路
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4:贵州省毕节市卫生学校
毕节市卫生学校是2006年由始建于1958年的毕节卫生学校和始建于1978年的毕节第二卫生学校合并组成。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是全省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新校园位于双山新区职教城,占地507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搬迁入驻,建有生理、病理、药理、生化、护理、解剖、化学、物理、微寄、内、外、妇、儿、中医、中药、五官、计算机等实验室,每间教室安装电子白板等多功能设备。新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实行“一卡通”数字化校园管理。学校设有10个行政教学科室、3个群团组织科室和7个教研室,5个基层党支部和一个九三学社支社。现有教职工363人,其中专任教师316人,高级讲师68人,讲师76人,“双师型”教师89人,硕士研究生82人,其中取得硕士学位39人。建校56年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近4万名,为毕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学校办学以三年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开设的全日制专业有农村医学、中医、护理、助产、药剂、中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其中,护理专业是省级骨干示范专业,农村医学和助产两个专业属市级骨干示范专业。学校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与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等高等院校联办临床医学、护理、检验等专科和本科成人教育。开展护理二学历教育、乡村医师在职学历教育及短期培训。学校与全市26所教学医院构建了院校合作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为强化学生技能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2012年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贵州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135所,取得计算机、眼镜验光师、育婴师、按摩师等九个项目技能培训鉴定资格。
1、目标定位“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方针,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构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着力提高育人效益。
2、学科建设突出“专业素养”。多年以来,学校培养了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教材及教辅书15种,参编教材及教辅书30余种。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1人,毕深教育奖励基金奖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市管专家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列入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25人,执业医师考官库12人。学校于2007年创办内部学术刊物《毕节卫校学刊》,每年发行4期,为提升学校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3、学生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学校坚持“厚德博爱、笃学弘医”的校训和“师博生钻,业精技实”的办学理念。强化学生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结合,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使优良教风与优良学风并行,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在1981~1984年间,学校护士、医士等专业在全省卫护校学科统考中勇夺“四连冠”殊荣;1991年~1992年间,全省15所中等卫护校的护士、医士两个专业的学生基础和临床四门课程的统考,我校4门课程集体总分全省第一名;1999年6月,两个护士班参加全省80多所中专学校《数学》、《英语》统考,我校两门课程平均分名列第一。自2003年至今,我校均组织中职组和高职组护理学生参加全省护理技能大赛,参赛的学生获“特等奖”等各类奖项,获奖率达95%以上,并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护理技能竞赛获取优异成绩,学校团体总分一直保持在全省前三名。自2012年起,我校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参加护士资格考试合格率显著提高,2012年合格率为70.4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2013年合格率为76.25%;2014年合格率为87.9%,取得骄人的成绩。
4、学生管理“提倡以人为本”。建立“全员、全过程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制定教职工“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以爱心为前提”的管理服务理念,建立学生帮扶机制及家长联系制度,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一)学校发展定位是以办好国家级重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为基础,抓好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足中职,促进发展,积极筹建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推动试验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学校发展思路
1、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推动跨越,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
2、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工作着力点,为学校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3、以专业建设及学科建设为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工作重点,突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4、以德育工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品位的有力支撑,为育人创造良好文化氛围。
5、以改革和创新工作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为动力,全面推动各项工作。
另外,在毕节市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创建的“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于2014年3月15日通过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2014年4月28日教育部备案。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4年秋季首次招生,包含《护理》、《助产》、《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药学》5个专业,共计招生877人。从2015开始增加《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两个国控专业,至2016年,毕节医专学生规模将达到5000人。
将秉承“厚德博爱,笃学弘医”的校训,紧跟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步伐,在国务院35函文件精神的引领下,在毕节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浪潮中,乘势而上,肩负起推动试验区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为把学校建成西部地区一流名校而不懈努力。
贵州省毕节市卫生学校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惠泉路138号
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5:遵义卫生学校
贵州省遵义卫生学校坐落在遵义市湘江河畔,凤凰山脚,风景秀丽,被誉为“白衣天使”的摇篮。遵义卫校建校于1956年,1960到1963年曾改为遵义医学专科学校,后恢复原来校名。文革期间曾停止招生,1973年恢复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高级职称有20人,中级职称50人。初级职称20人,学校开办了社区医学、全科医学、护理、影象医学、计划生育、检验、麻醉、助产等十多个专业,建有13个教研组,具有功能齐全的12个实验室,教学师资力量较雄厚。 学生宿舍搂5栋,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均建有教学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经过严格培养的学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奋力拼搏,共同努力,于1999年评为贵州省重点中专,同年我校又与贵阳中医学院联合开办农村中西医结合大专,2000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经批准,我校招收近600名高职学生,在学校的不断努力发展2003年在全国国家级重点中专复评过程中学校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和领导的好评。目前,正在向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力迈进! 于2006年二月十七日经教育部批准,与贵州省遵义中医学校合并组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代码为14011),其详情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系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学校应逐步过渡到以实施高等专科教育为主;学校由贵州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遵义市)共建,以遵义市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省安排解决;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4000人;遵义市承诺于二零零六年近期投入445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合并升格后组建。学校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现分设汇川校区(原遵义卫校)和桃溪校区(原遵义中医学校)。校园占地341.3亩。现有教职工253人,专任教师137人,高中级职称教师108人,有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6人,在读硕士21人。 有三所附属医院及国家科研Ⅱ级中药生药学实验室、护理专业、中药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有省内外教学实习基地30所。学校是教育部、卫生部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贵州省第五职业技能鉴定站。现设有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护理、中药五个专科层次专业。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决定,我校今年继续招收全日制中职学生。遵义卫生学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凰北路
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6:遵义医学院
遵义医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医学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为大连医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经国务院决定,举院南迁至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坚持扎根革命老区没有回迁的本科院校。经过67年的艰苦创业,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由校本部和珠海校区组成,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涵盖6个学科门类,包含32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4600多人(包括3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高级职称师资90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95人,副高级职称613人;硕士704人,博士128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580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管专家21人,部级和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2人。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示范性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卓越计划3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师范中心6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6个。
2008-2013年,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81项;发表论文393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75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奖4项、三等奖21项,省医学会科技奖14项,市科技进步奖20项,遵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卫生部教学研究课题1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6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30项;获得专利8项。
遵义医学院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201号
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7: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省属重点高等院校,成立于1938年,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隶属于教育部的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1950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现为贵州省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全省唯一的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首任院长李宗恩教授是我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建院初期,大批医学先驱云集我院,如:生物学家林绍文、病理学家侯宝璋、生物化学家汤佩松、内科学家张孝骞、传染病学家王季午、外科学家朱懋根与沈克非、妇产科学家杨崇瑞与李瑞林、公共卫生学家朱章赓等,为我校医学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林城贵阳,拥有2个校区,校园面积共计1868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设有20个教学单位(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口腔医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食品安全学院、生物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法医学系、麻醉学系),6所直管附属医院,8所非直管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5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省级2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7个,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17门,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2项;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卫计委认定的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 学校积极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有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11个,省级23个;各级科研创新团队15个。其中,有国家科技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贵州省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贵州省首批院士工作站1个;2010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5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30项,发表学术论文3490篇,其中核心期刊1709篇,SCI、SSCI、CPCI、EI收录共计489篇次。主编或参编学术专着66部。2010-2014年,学校共获国家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成绩突出,成果斐然。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99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755人,其中博士249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578人,其中正高职称220人(教授140人,主任医师69人,其他正高职称11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一二层次专家3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核心专家6人,省管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7人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4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省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2人,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70余人次。近五年柔性引进“候鸟型”人才18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文化建校,四时韶乐旋飞凰;质量立校,草木葱茏绽艳芳;人才强校,马善奔驰鸟善翔;科研兴校,万物峥嵘百事旺。七十多年来,贵医人始终铭记学校创始人李宗恩院长提出的“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以本科办学开局,弦歌不辍,从未放松肩负的使命,也从未放缓前行的步伐。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5万余名本、专科生和4000余名博硕研究生,为贵州乃至全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天的贵阳医学院已初步建设成为校园整洁美丽、仪器设备先进、人才实力雄厚、医疗条件全省最强的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省属重点医科大学,正朝着建设“具有明显特色、西南一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医科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贵阳医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8: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ZunyiMedicalUniversity)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10559人,其中正高485人,副高1219人。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省管专家(Ⅰ类)6人,省管专家(Ⅱ类)30人,二级教授26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6个,140人入选省级各类人才项目。
截至2022年1月,“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科研合作;发展留学生教育。
遵义医科大学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尔小编整理的贵州公办临床医学学校排名榜(2024最新)数据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