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天津卫校 > 天津卫校招生 > 天津卫校问答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2024天津排名前四的卫生学校名单

日期:2024-01-28 17:44  1434人关注

2024天津排名前四的卫生学校有: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

2024天津排名前四的卫生学校名单

2024天津排名前四的卫生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学校名称
1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天津中医药大学
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4天津医科大学

注:以上天津卫生学校排名不分先后,邦博尔小编整理, 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1、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MedicalUniversity)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研究教学型医科重点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由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担任首任校长的天津医学院。1993年,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正式组建成立。

2015年11月1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共建天津医科大学的意见》,天津医科大学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学校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9697人,其中,本科生5353人,硕士生2845人,博士生434人,学历留学生1062人。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学校有教职工8683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161人,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6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87人,博士生导师219人,硕士生导师72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中国名医百强榜百强名医3人,“长江学者”教授、“千人计划”等进入国家级人才资助项目人员3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64人,天津市授衔专家29人。

截至2013年,学校有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8个。

截至2017年1月18日,天津医科大学进入全球ESI前1%行列的学科已达4个,包括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和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在中国内地高校综合排名位列第71位。

1996年至2011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委、教委、卫生局等纵向科研项目2085项,其中国家级355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奖励328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合作奖1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241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65项。

天津医科大学同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纳米研究中心,2008年天津医科大学与天津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互开公共课程、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面向滨海新区共建医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同英国牛津大学共建天津——牛津基因治疗联合实验室,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机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共建中瑞分子医学研究(天津)中心,与东芝医疗公司合作建立医学影像教学中心,与强生医药研发集团建立中国首个肿瘤学联合研究室,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AndersonCancerCenter共建肿瘤研究中心。同时,学校附属肿瘤医院还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肿瘤学研究科学院。

学校先后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邓迪大学等17个国家的73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成立了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了108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该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接收外国留学生的74所大学之一,与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一起被选为教育部医学(西医)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工作组成员单位。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医学)也在天津医大建立。

学校开设的专业: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护理、眼视光技术。

卫校招生>卫校问答>天津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天津卫生学校 天津推荐卫校 天津卫校招生 天津卫校专业 天津卫校排名 天津中专卫校 天津大专卫校 天津有哪些卫校 天津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