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南京卫校 > 南京卫校招生 > 南京卫校问答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江苏省2020年卫校什么专业比较好

日期:2019-11-07 09:18  726人关注

江苏卫校什么专业比较好?我们在衡定卫校哪个专业比较好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卫校都开设有哪些专业,只有经过对比之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但是不同的学校开设的专业肯定也各不相同,全部拿来做对比也太过繁复,小编这里整理了一所南京的中专卫校,以及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资料,同学们就和小编一起来对比了解一下吧。

南京建康技工学校

南京建康技工学校是2006年经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以培养实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为主的全日制职业学校,拥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定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教育部考试中心授权的医护英语水平考试直属考点和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认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坐落在江苏省会、六朝古都南京,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显著。学校占地面积近百亩,总建筑面积七万平方米,总容量4000人。校内建有综合大楼一座、现代化学生公寓三座、教师公寓一座、室外运动场五个,共拥有多媒体教室48间、实验实训室22个、学术报告厅1个。学校总资产1.8亿元,其中实训设施投入4000余万元。2017年,我校护理实训中心被江苏省人社厅评委“省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江苏省2020年卫校什么专业比较好

护理专业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的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系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后可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含传染病护理)、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并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

药学专业

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学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基础、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基础、药物的波谱解析、药事管理学、专业技能实验等。

就业去向:

科研人员——在大学、研究所、药厂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的研发工作;

医院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药房、药厂等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公司职员、医药销售人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等工作。

康复保健专业

培养在具有必备的康复治疗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康复治疗技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

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热爱医药卫生事业,热心于改革开放,遵纪守法,有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而奋斗和为人民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②系统掌握中西医康复医疗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以及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能较熟练的运用中西医康复医疗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从事养生康复医疗工作;具有初步进行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

两相对比之下,可以看出护理是现目前就业最好的专业之一,但是不可否认其他专业的重要性,只有各大专业的人才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整个医护行业才会更加繁荣发达。人生要敢于接受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

卫校招生>卫校问答>江苏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南京卫生学校 南京推荐卫校 南京卫校招生 南京卫校专业 南京卫校排名 南京中专卫校 南京大专卫校 南京有哪些卫校 南京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