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衡水卫校 > 衡水卫校招生 > 衡水卫校问答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河北2020年哪家卫校好

日期:2019-11-21 15:56  1188人关注

河北2020年哪家卫校好?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学校,不知道哪所学校比较好,其实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下面这所学校,师资力量,教学环境那都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前提是同学们要考虑清楚自己到底喜欢的专业是什么,你想在未来的哪个岗位上工作,在来考虑选择哪所学校。下面邦博尔卫校网给大家介绍一下河北卫校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衡水卫生学校简介

衡水卫生学校始建于1966年,是衡水市唯一一所国办医药卫生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4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联合确定为护理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原址在衡水市人民中路1号,2012年搬迁至新校区。现有在校生3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149人,成人教育在校生949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55名,其中专业课教师115名,兼职教师50名,有高级职称教师54名,双师型教师37名,研究生22名,有25人参加过省级以上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实验教师中高级工以上教师18名。

衡水卫生学校

衡水卫生学校开设专业

学校自创建以来,先后开设有医士、护士、助产士、麻醉医士等二十多个专业。现开设有中医、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中医护理、助产士、眼视光与配镜、口腔修复工艺等专业,其中护理专业2013年获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专业”称号,中医专业2013年获衡水市中等职业学校“市级特色专业”称号。

衡水卫生学校办学情况

自1991年始,学校先后与河北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承德医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联合举办普通大专班、“3+2”大专班和成人教育本、专科教育,形成多元化办学模式。

学校图书馆藏书近25万册,实验楼包括专业实验室46个,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进行实验教学,设备总值2千多万。实验室分为医学基础实验室、临床技能实训室两大类,拥有大量解剖、病理教学标本、模型,并配有大量专业仪器,以及各种操作训练模型,例如全电脑心肺听诊仪、多功能模拟人、心肺复苏模型等。先进的实验条件以及多种模拟临床的实验室。给学生医学专业理论的提高和医学诊疗技能的熟练掌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4年学校获得河北省护理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学校多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种荣誉80余项。2001年被省综治委、公安厅、和教育厅授予安全文明达标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2年被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12年被共青团河北省委评为河北省红旗团委,2014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

衡水卫生学校专业介绍

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五官科护理、中医护理、传染病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精神病护理、急救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技术、人文素养、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沟通与礼仪、卫生法律法规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又具有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发展潜力的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养护中心及其他医疗服务机构的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母婴护理及预防保健等岗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校相关信息,希望对于大家来说有所帮助。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只要你在路上,就不要放弃前进的勇气,走走停停的生活会一直继续。孤独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独。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河北学校的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卫校信息的学生是可以关注邦博尔卫校网。

卫校招生>卫校问答>河北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衡水卫生学校 衡水推荐卫校 衡水卫校招生 衡水卫校专业 衡水卫校排名 衡水中专卫校 衡水大专卫校 衡水有哪些卫校 衡水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