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昆明卫校 > 昆明卫校招生 > 昆明卫校问答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昆明2020年以卫校为王牌专业的大专学校有哪些

日期:2019-12-04 09:59  1112人关注

昆明2020年以卫校为王牌专业的大专学校有哪些?医学大专的卫校在我们昆明市内还是很多的,每所学校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点,每一所学校的专业,医学类专业对学生来说都是王牌的专业,都是很热门的一个专业,但前提是自己也要用心的去选择学校。所以同学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提前了解清楚学校,只要报考的学校是专门的卫校大专,那么都是没有问题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昆明市内卫校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简介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国家教育部备案(学院代码:5356),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创办伊始,即以医药专业为主,师资雄厚,教学实验设备齐全,是一所云南省著名的老牌医药专科学院。学院离市区近,每年无形中学生可节省上千元交通费用,学生可在云南省会昆明更多的了解国家医药健康产业信息及各类科技信息。三年中更多体验大都市的生活。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坐落在景色秀丽、四季如春的昆明。校园依山傍水,占地面积380亩,规划用地1500亩,实际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将达到3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人数14200余人。学院设有护理系、医学康复系、药学系等三个大系,医药专业齐全。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现有专职教职工35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60余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80人,主任医师职称的130人,较好的保障了各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需要。

我院重视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踏入社会很快打开局面,淘到第一桶金。同时在校学生除享受党和政府拨发的困难助学金外,还可享受国家级、省级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各级奖学、助学金,学院还特别重视贫困生就业问题,每年都拨有专款设立奖学金和困难补助金,鼓励和帮助品学兼优而家庭困难的同学,并设有勤工俭学岗位,工读结合,顶岗实习,顺利完成学业。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办学宗旨

办学十九年,学院始终以“成功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特色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爱国、爱党、勤学为民”的校训;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管理为重点,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求真务实。

2_20181017111036_cpqfl

沧桑励志,催人奋进。面对新时代,沐浴科教兴国的春风化雨,簇拥“十二五”教育的春晖春潮,我们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全面推进人格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坚持和发扬我院优良传统和办学优势,突出特色,追求卓越!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为国家、为社会各级医药卫生机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兴人才,昆明各大医院的康复科、骨干队伍均是我院毕业学生,药系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为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正以全新的姿态展露峥嵘!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办学理念

学院重视德育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遵循“技能决定一生,道德决定一世”的教育模式。秉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办学特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目标特色、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树人特色、“六个坚持,雷打不动”的管理特色、从“面向基层”到“融通中外”的就业特色、感恩回报的服务社会功能特色。特别注重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办学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学院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民办高校”、“社会公认成功育人单位”、“全国先进集体”、“云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等多项荣誉,就业创业工作连续六年荣获教育厅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连续六年过关率居同类院校第一(过关率达92%以上)。

小编总结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专卫生学校信息,仅供参考,有考虑的同学,或选择其他学校的同学也可以在详细的查询学校情况,致电咨询学校的详细情况,你现在的努力,辛苦,压力,承受的一切,都是为了攒够能力和本钱,去做自己更喜欢的事,去为自己争取选择的权利。这世上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只要认真对待生活,终有一天,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将绚烂成花。

卫校招生>卫校问答>云南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昆明卫生学校 昆明推荐卫校 昆明卫校招生 昆明卫校专业 昆明卫校排名 昆明中专卫校 昆明大专卫校 昆明有哪些卫校 昆明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