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四川卫校 > 四川卫校招生 > 四川卫校问答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南充2020年有哪些卫校好

日期:2020-09-02 10:31  414人关注

现在我国的医疗行业飞速发展,也是非常缺少医护人员的,所以说大家现在都想去读卫校,不过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近来就有同学咨询小编关于南充有哪些卫校好?其实每一所学校都是有自己的办学优势的,同学们可以多了解一下,才能够选择出适合你们自己的学校。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川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介绍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基层,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具有扎实的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口腔医学专业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材料学。

口腔医学专业就业去向

主要到各级各类综合或专科医院、保健机构从事口腔医疗、保健工作,或到医学院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四川2020年有哪些卫校好

川北医学院专业简介

川北医学院坐落在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文化发祥地——南充市。学校前身是1951年创办的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1965年升格为专科,1985年升格为本科,定名为川北医学院。学校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秉承“敬业、博爱、求是、创新”的校训,形成了“以人为本,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思想,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体,医、文、管、法、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

川北医学院师资队伍及实训设备

学校建有医学影像学研究所等10个研究所,临床免疫实验室等4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风湿免疫与感染免疫实验室等4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900余项,获省部级成果奖30余项,教师学术论文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刊用。《川北医学院学报》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有专任教师近900名,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的500余人,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300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留学归国专家学者近100人。在注重业务素质的同时,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素养道德建设,获评为“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

川北医学院教学成果

学校于200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学生连续数年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获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分区赛中分别载誉而归;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学校连续数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同时,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美国托莱多大学药学院结为姊妹学校,进行互派专家讲学、教师进修和互派学生等交流活动;先后招收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留学生;学校积极参与“川港康复培训计划”,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培养康复治疗专业人才。

沧桑砥砺一甲子,激情涌动谱华章。当前,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学校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质量工程、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工程、校园文化工程等“五大工程”,全面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科技创新支持计划、人才队伍素质提升计划等“八大提升计划”,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上面关于南充有哪些卫校好,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同学们也有多多对比一下,这样才能够更加准备的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学校,现在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问题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医学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人才需求量非常的大,所以说同学们现在去读卫校就刚好毕业的时候也是非常好找工作的。

卫校招生>卫校问答>四川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四川卫生学校 四川推荐卫校 四川卫校招生 四川卫校专业 四川卫校排名 四川中专卫校 四川大专卫校 四川有哪些卫校 四川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