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邯郸卫校 > 邯郸卫校招生 > 邯郸卫校问答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邯郸2021年初中生读什么卫校最好

日期:2020-11-03 16:20  620人关注

邯郸2021年初中生读什么卫校最好?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再加上二胎政策的开放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对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国的医患比例到现在为止依旧是严重失衡的,医护方面的专业型人才极度缺乏,就业前景很好。下面小编和同学们介绍一所不错的卫校。

邯郸永年卫生学校简介

邯郸永年卫生学校始建于1978年,占地3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教职工70人,在校生1000余人。学校有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专职教师35人,教师队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96%。学校从1980年开始招生,毕业生累计达到25000人。学校实施了中国农村卫生人才开发项目,并成为该项目省级教改试点学校,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350名,受到中国农村卫生人才开发项目专家评估团高度评价。学校既教书又育人,从严治学,教学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不仅受到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好评,并多次受到省、市、县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表扬。1986年光荣出席全国卫生工作先代会;1993年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并题词:“教书育人,为农村培养优质卫生人才做贡献。”我校普通护理、中西医结合、社区医学专业,经省卫生厅、教育厅、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专家组评估认定,都已顺利达标。国家承认学历,持毕业证可参加全国执业护士、执业医师考试;2003年经市发改委和省招生委员会批准,面向全省招收普通中专班,学校代码(6259);2006年经省教育厅验收批准成为河北医科大学成人专科校外教学点,并经评估认定授予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荣誉称号。办学档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邯郸永年卫校的办学优势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均超过95%,学生对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的满意度达95%,生活满意度达85%,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8%,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7%。并且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实训与实习融通合一。学校重视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学生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就业方面,学校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大连等10余个城市建有实习和就业基地,与国内多家单位建立了“护理人才合作联盟”,采用订单式教学,确保学生毕业就工作,并且工作稳定。全国10多个就业指导中心,多位就业指导老师为学生“全程指导就业、全员安置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并对已就业学生进行回访,给予指导和帮助。

邯郸永年卫生学校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动态调整。通过到实习医院深入调研岗位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聘请行业、医院、高校等专家召开论证会,制定专业课程标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2.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模块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统一。

3.教师培养培训。加强培训,各任课教师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到区第一医院和市第一医院岗位实践锻炼,不少于30天,让医、教协同发展。

4.规范管理情况。教学管理,学校建设并运用好科室、教师、学生三个评价体系,加强常规管理和日常督导,发挥好考试鉴定的促进作用。学生管理,执行封闭式管理,认真做好平时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安全工作。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免学费政策,收费项目和标准按照区物价局审核标准执行,建设节约型校园,减少不合理开支。后勤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合理调配,物尽其用”。安全管理,封闭式教学,凭请假条出入,加强消防知识培训,制定突发事件预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平时加强巡查,门岗、宿舍、学生科、值班校长联合大检查,普及用电安全知识。

5.德育工作情况。积极开展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抓好社团建设,定期开展社团活动日,社团风彩展示活动。

同学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除了了解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校园环境方面,还需要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和实训设备。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同学们进行大量的实践,所以实训设备方面一定要好,还有就是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大家可以多去学校实地参观,进行对比再决定报读的学校。

卫校招生>卫校问答>河北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邯郸卫生学校 邯郸推荐卫校 邯郸卫校招生 邯郸卫校专业 邯郸卫校排名 邯郸中专卫校 邯郸大专卫校 邯郸有哪些卫校 邯郸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