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位形是使充填体能保留于洞内,承受更力后不移位、不脱落的特定形状。当充填材料与牙体组织无粘结力时,充填体的因位主要靠密合的摩擦力和一定的机械样合力。
(1)侧壁固位:相互平行且具有一定深度的侧壁,可使充填体通过和洞壁的密合摩擦而达固位日的。(本文由邦博尔卫校网 www.scweixiao.com整理)
(2)倒凹固位:单面洞可以在牙尖下制备倒凹增强固位,制备倒凹时要防止伤及舶角,因此洞底深度超过釉牙本质界0.5mm以上.应先垫底再制倒凹,较深的洞可以不制倒凹,使用粘结性强的修复材料时也可不制倒凹。
(3)鸿尾固位:鸣尾固位用于复面洞的固位,它借助坞后峡部的锁扣作用,防止充填体水平方向的脱出。坞民峡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宽度在后牙一般为颊舌牙尖间距的l遏。位置应在洞底轴髓线角的靠中线侧。鸿尾的宽度必须大于坞层峡。
(4)梯形固位;也是复面洞采用的固位形,邻更面洞的邻面设计为臃方大干至方的梯形,防止充填体呈垂直方向脱出。梯形的外形应作预防性扩展,梯形深度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2—0.5mm。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