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鄂尔多斯卫校 > 鄂尔多斯卫校招生 > 鄂尔多斯卫校录取分数
初中生入口 招生问答 高中生入口
 

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2024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来源: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  日期:2024-12-16 15:40  5802人关注

大部分学生是考不到理想的分数,但学习也不能因此而中断,年纪轻轻的学生不学习是没有出路的,学生应该好好的规划下自己的学习生涯,现在读一个差不多的学校也是可以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只要保持成长就不是一件坏事。那么,下面考生可参考内蒙古鄂尔多斯当地的录取分数线。

鄂尔多斯市2024年高中招生统招分数线

学校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总分 760 740 东康 七旗
市一中 统招 678 688 667 652
分招 652 657    
市三中 统招 608 646 622 622
分招 592 629    
一中东校区 统招   614 596 608
分招   608    
市二中 统招 568 618 582 591
分招 533 597    
市一中南校区 统招 / 616 570 581
分招 / 601    
衡水 免费 519 565 555 587
自费 465 515 480 516
中东联校区 统招 540 588 554 572
分招 504 556    
达一中 统招 / 606 554 595
分招 / 585    
准旗世纪 统招   575 542 587
十五中 统招 533
景素 统招 434 495 460
鄂旗一中 统招     472 466
乌审旗一中 统招 462 514 476 444
鄂前旗一中 统招 457 513 468 468
杭锦旗一中 统招 472 520 479 497
准一中小语种 统招 474 516 479 428
准旗一中 统招     479
达一中北校区 统招     474
准旗民族中学 统招     466
达七中 统招     433
 

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简介

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9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使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授课且集中专、高职、专科、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于2009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挂牌“内蒙古医学院鄂尔多斯分院”,2010年开始举办全日制普通专科学历教育,普通中专面向全国十三个省区及蒙古国招生。

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师资力量

由于职业教育助学倾斜政策的吸引和高职高专联办院校的增加以及招生区域的逐渐扩展,目前学校生源大幅度回升,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办学条件的整体改善为提升办学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工队伍构成情况:学校现有在岗职工198人,其中在编正式职工149人、内聘49人。职工中蒙古族占到43.6%。现有专任教师122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4人,高级讲师48人,讲师38人,研究生学历教师9人,本科学历教师135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2人,双师型教师38人。 现有在籍学生5520人,其中全日制中专生1308人,五年制高职生832人,成人本科生559人,成人专科生745人,联办中专学生2031人,蒙古国留学生45人。 2008年市政府划拨土地333亩做为新校区建设用地,现建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服务楼、学生餐厅、会堂、附属医院、老年护理院共15栋办学用房,总建筑面积96000㎡,图书馆藏书增到92000册,现有电脑300台、多媒体教室10个,电子阅览室、语音教室各1个、实验室32个、实验设备1000多万元、附属医院建筑面积12000多㎡,老年护理院5000多㎡,医疗设备1000多万元;体育设施齐全,新建20000多㎡塑胶体育运动场地,总资产约3.5亿元。 学校设有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招生就业科、总务科、留学生部、职高部、附属医院等7个职能科室和文体、医学基础、临床、蒙中医、护理等5个教研室和实验中心、图书馆等2个教学辅助科室。另外有市中心医院、包头一机医院、二机医院、蒙中医院、乌海樱花医院、矿务局医院以及各旗区医院等20多所医院做为固定实习基地,保证了学生的生产实习需要。

学习分数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所以学生不要只关注分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因素的集合,学生需要多方向的进行能力的提升,为自己物色一个好学校,你的人生还是要你自己来主宰。

卫校招生>卫校录取分数>内蒙古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鄂尔多斯卫生学校 鄂尔多斯推荐卫校 鄂尔多斯卫校招生 鄂尔多斯卫校专业 鄂尔多斯卫校排名 鄂尔多斯中专卫校 鄂尔多斯大专卫校 鄂尔多斯有哪些卫校 鄂尔多斯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