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温州卫校 > 温州卫校招生 > 温州卫校问答
初中生入口 招生问答 高中生入口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日期:2023-12-18 17:01  700人关注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怎么样、好不好,大家可以通过获取学校获得的荣誉、办学、宿舍条件、报读优势以及专业体系等信息来全面的了解,通过邦博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可以了解到,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是很不错的,是经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按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的全日制本科独立院校。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怎么样、好不好(2023参考)

一、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详细介绍

1、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荣誉

学校在京领新国际所发布的“2019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300强”中,位居第164名。

2、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办学特色

(1)人才培养

在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我院成绩一直处于全国150余所设有临床医学类专业高校的前30%,2013年位居前18%;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历年全国护师考试中通过率达100%;考研以及考公务员录用率逐年提升。学院加强品牌专业的培养力度,临床医学专业增加全科医学及听力医学方向;对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学生进行分流,实行“校医、心理咨询师”订单式培养;护理学专业增加助产方向;承担浙江省本科层次农村社区医生(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定向培养工作。

(2)校园文化

学院进一步拓宽学子第二课堂,开展“学习在线”、“成长的足迹”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举办“十大”歌手大赛、体育运动月、心理活动月等传统项目,推出“职场之星、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组建了九个学生自治组织与30多个不同类型的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才能的平台。

(3)社会影响力

学院“育人合作机制”、农村社区医生培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特色工作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光明日报》、《高校领导参考》、《浙江教育信息报》、《青年时报》、《钱江晚报》、温州电视台等媒体对学院工作予以了长期的关注和报道。迄今为止,近万名毕业生工作在医疗卫生等岗位,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4)招生就业

随着学院社会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学院招生工作保持良好态势,入学生源质量持续提高,从2011至2013年,我院最高录取分依次比第二批高出114、127、143分。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邀请了专家、学者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开展“ICS”就业助推工程,推出“考研奖”、应届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设立“学院考研奖学金”;推出“寒门学子就业援助工程”;成立“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中心”,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近三年来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高于95%。

(5)学科竞赛

2008年以来,学院共有近300人次分别在全国及省级赛事上获奖55项,获奖级别和层次逐步提高。学院学子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型比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得2个国家一等奖、7个国家二等奖、9个国家三等奖、14个省一等奖、7个省二等奖、16个省三等奖。发表各级各类论文116篇。近五年,学生获省、市级以上科研立项67项,其中省级学生科研立项44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22项。

3、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办学成绩

随着近几年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学院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通过率在全国(160所医科院校)排名前20%,执业护师通过率100%,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91.38%,在全国59所院校排名第3位。考研上线率以及考公务员录用率逐年提升。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毕业生就业质量经调查稳居全省独立学院榜首。

4、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宿舍条件

学生寝室是标准的学生公寓,上下床,有卫生间,宽带等,配套设施一流。空间宽敞,光线明亮,干净整洁,并且还有单独的衣柜和浴室,非常的方便,具体分配情况根据学校安排为准。

二、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评价

校友评价: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的基础设施完善,师资力量还不错,专业涉及面比较广,打造全方位,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校友评价: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的基础配置还是非常好的,比如我们的住宿条件非常不错,宿舍的设施很全很新,学校的环境真的特别好。

卫校招生>卫校问答>浙江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温州卫生学校 温州推荐卫校 温州卫校招生 温州卫校专业 温州卫校排名 温州中专卫校 温州大专卫校 温州有哪些卫校 温州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