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沈阳卫校 > 沈阳卫校招生 > 沈阳卫校焦点
初中生入口 网上报名 高中生入口
 

2025辽宁排名前六的公办医学影像学校名单

日期:2024-12-13 11:04  1222人关注

2025辽宁排名前六的公办医学影像学校有: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沈阳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朝阳市卫生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2023辽宁排名前六的公办医学影像学校名单

一、2025辽宁排名前六的公办医学影像学校一览表

排名 医学影像学校名称 医学影像学校性质
1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公办院校
2 沈阳医学院 公办院校
3 大连医科大学 公办院校
4 朝阳市卫生学校 公办院校
5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院校
6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公办院校

注:以上公办医学影像学校排名是邦博尔卫校网根据网友在本网的关注度进行排名,仅供参考

二、2025辽宁排名前六的公办医学影像学校简介

1、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简介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

学院位于拥有北方水城之称的铁岭凡河新城教育园区,背靠莲花湖湿地公园,毗邻风景秀美的凤冠山,校区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校内建有护理、药学、医学基础、语音训练、计算机实训等9个总面积1.65万平方米的实验、实训中心,教学用计算机506台,互联网和校园网覆盖全部教学和管理部门,基本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14间,教、学、做一体化教室18间,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24.88万元,另外还有66家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医院和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实习和实训的需求,学院建有6540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8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471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26人;双师素质教师46人,此外聘请68位临床一线专家和企业大师作为兼职教师。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专业建设

学院确定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体的办学层次定位,现设有护理系、口腔医学技术系、医学检验技术系、康复治疗技术系、医学营养系、药学系以及医学基础部、公共基础部、思政部、涉外培训部、中专部六系五部。开设护理(普通护理、妇幼保健、社区护理、涉外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营养、中药制药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医学影像技术、公共卫生管理12个专业,学制三年。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教学成果

学院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注重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坚持依法从严治校,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规范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建校40多年来,已培养出2万多名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2014年,我院将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安徽广东重庆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12个省、自治区招生。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教学宗旨

学院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确立了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学院注重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建立毕业生联系制度,实施跟踪服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0%以上,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口碑。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校风

学院秉承“天道酬勤、人道扶康”的校训,形成了“厚德强技、和谐向上”的良好校风,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办学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辽宁省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先进单位、铁岭市名校、市师德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应用为主,求真创新”的办学理念,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医药卫生技术人才而努力奋斗!

2、沈阳医学院

沈阳医学院简介

沈阳医学院(Shenyang Medical College)简称“沈医”,位于沈阳北部大学城,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49年。2007年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9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截至2013年底,学院占地面积4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8亿元。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学院、护理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26所教学医院和149个实习基地。

沈阳医学院建校成绩

沈阳医学院始建于1949年,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校65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形成集本科、高职专科和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先后培养了4万余名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为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10月,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沈阳医学院校园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4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图书馆藏书9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232种。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应用技术学院、临床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50个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

沈阳医学院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员工4220人,正高级职称336人,副高级职称518人,其中校本部638人,正高级职称81人,副高级职称11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0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85.1%,聘请国内外名誉教授、客座教授70余人。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范围为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本、专科在校生8666人。毕业生医学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沈阳医学院系院建设

学校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开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15个本科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4个高职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辽宁省示范专业,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为辽宁省特色专业。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和临床教学实验中心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病原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9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建有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病原生物学为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特色突出计划立项学科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环境污染与微生态实验室、手外科组织工程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环境与人口健康实验室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病实验室、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沈阳市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价研究实验室为沈阳市重点实验室,医学生物技术工程中心为沈阳市工程中心,人体科学展览馆为辽宁省科普基地,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为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沈阳医学院教学成果

近五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纵向科研经费总计达2415.6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SCI、EI、ISTP三大国际公认检索数据库收录54篇;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5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21项,国家专利21项。与吉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71人。

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中心医院作为沈阳市西部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实力居市属医院之首,编制床位1500张,是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辽宁省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及沈阳市医疗、护理、检验、营养质控中心、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以创伤外科为特色,手外科是优势特色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附属第二医院编制床位1400张,是辽宁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心血管、周围血管和心理专业为特色,以介入医学为技术优势,血管介入治疗达到省内领先水平。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即沈阳二四二医院、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沈阳二四五医院、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沈阳市骨科医院、沈阳市口腔医院和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均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或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先后与美、英、日、荷、澳、加等国家二十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次承办国际、全国学术会议。200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有巴基斯坦、加纳、尼日利亚等35个国家的8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

3、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关东医学院并入大连大学,更名大连大学医学院

1950年撤消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学校在大连医学院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学校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截止到2014年4月学校有博士、硕士研究生4100余人,本专科生9300余人,教职工及医护人员7500余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导师近1100人;设有23个普通本科专业,学校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

大连医科大学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7500余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导师近1100人。学校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

大连医科大学科研成果

截止到2013年,学校纵向自然科学类科技项目中标338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4项;共有8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辽宁省政府各级科技进步奖66项。

2003-2013年期间,学校共中标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8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90项,省部级课题234项,市级及其它课题460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5项,学校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5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40项,市级112项。

大连医科大学学术资源

截止到2013年1月,学校图书馆藏书以生物医学为主体,兼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社会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本校博士生和硕士生毕业论文、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光盘数据库、电子期刊、网上数据库等等。至2012年底,共有馆藏181.23万册,其中电子馆藏89.12万册。

《大连医科大学报》反映多学科科研、医疗及教学的理论性学术刊物。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讲座与综述、技术方法、病例报告、短篇报告,医学教育等栏目;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所引证。

4、朝阳市卫生学校

朝阳市卫生学校简介

朝阳市卫生学校坐落于辽宁西部凌河之畔、凤凰山下、三燕古都——辽宁省朝阳市,是一所具有55年建校历史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专业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形式多样,具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和实验实训条件。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优良。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有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医药卫生行业的骨干力量。

朝阳市卫生学校专业设置

学校专业设置齐全,设有护理、英语护理、中西医结合、助产、医学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卫生保健、保健护理、针灸推拿、药剂、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

朝阳市卫生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38人,其中高级职称86人,中级职称41人。教师全部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在读研究生7人。已建立起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梯次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朝阳市卫生学校教学设备

学校设有24个教研室、一个实验中心,一个信息中心。学校实验设备、设施完善,总价值达728.6万元,实验中心专门负责实验教学的管理,设2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课开出率达100%。

5、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简称中国医大(CMU),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沈阳市,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承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医大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也是中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1940年9月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2000年由原卫生部直属划为省部共建。

截至2016年1月,中国医大拥有教授708人,副教授1008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012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533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4145人,其中博士生1517人,硕士生4393人,普通本专科生8105人,外国留学生730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37.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0.28万平方米;该校已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的学术影响力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 。

中国医科大学成长历程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教学成果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8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着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着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4位。

中国医科大学专业建设

学校设有29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7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9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16个。

国家级教学项目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1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精品教材2本,“十二五”规划教材11本;省级教学项目有示范性专业7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学团队10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实践教育基地(校外)2个,实践模拟教育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精品教材8本,“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

有国家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研究中心3个,辽宁省转化医学研究中心13个;有辽宁省医疗中心37个。学校附属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9295张,牙科综合治疗椅169张。

中国医科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在职教职工1392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4.2%,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0人,辽宁省领军人才4人次,辽宁特聘教授16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8人次。教授级687人,副教授级94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056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503人。在校各类学生57799人,全日制在校生15091人,其中博士生1187人,硕士生4117(含七年制)人,普通本专科生8629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585人,附设卫生学校学生573人。

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65人,其中担任主任委员者13人(含候任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8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有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5人、卫生部14人次、省级7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18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5人、千人层次88人。

中国医科大学校区介绍

学校总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9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18.26万册,电子资源计21TB;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31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办学术期刊16种。

中国医科大学合作交流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8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307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5195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60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5个CMB项目。

6、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始建于1999年7月,是辽宁省首批9所试点国有民营分院之一。2004年3月经教育部确认为“新机制新模式”的独立学院。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金真源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座落于华信计算机有限公司、大连动漫影视学院、大连乾豪动漫教育基地、大连卓奥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动漫产业带内。

2010年7月,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授予我院“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学院专任教师385人,其中教授105人,副教授12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10人。

截至2013年,学院占地665.27亩,建筑面积167472.15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74466.83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25874.81平方米,学生宿舍67130.51平方米。

截至2013年,有固定资产总值8.1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533.90万元,计算机927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6839个,图书41.26万册,运动场3.3万平方米,信息建设投入经费近80万元,校园网出口总带宽210Mbps。

学院教学场所完备,拥有大学生心理活动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教学综合实验中心、体育馆、标准体育场、多功能活动中心、图书馆等现代化教学和服务设施。其中大学生心理活动中心多次承接大连市各级各类心理培训,已成为学院学生工作的一个亮点。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研究机构

学院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了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并系统建设了临床技能、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和计算机等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及教学基地。2011年,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获得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的“NIEH”考点资格。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研究资源

截至2013年,学院教学场所完备,拥有化学、生化、解剖、形态、机能、病原、临床诊断、影像诊断等基础实验室;医学影像、口腔、口修、针灸、推拿、康复运动、护理综合、医药贸易、医学心理、艺术设计电脑和绘画等专业实验室,拥有高配置的计算机教学中心、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学术活动

学院充分利用大学国际教育资源,先后与英国朗赛学院、乌克兰第聂伯国立医科大学、菲律宾法蒂玛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2010年,学院与日本NPO法人国际医疗福祉人才育成机构签订了护理学专业学生赴日留学就业的项目协议,为提高办学声誉和拓宽办学渠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卫校招生>卫校焦点>辽宁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沈阳卫生学校 沈阳推荐卫校 沈阳卫校招生 沈阳卫校专业 沈阳卫校排名 沈阳中专卫校 沈阳大专卫校 沈阳有哪些卫校 沈阳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