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卫校网
杭州卫校 > 杭州卫校招生 > 杭州卫校招生简章
初中生入口 招生问答 高中生入口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日期:2021-12-08 10:46  982人关注

若是今年的录取分数线还为公布,同学们可以去了解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相近的年份,分数线的差距不会太大,所以学校近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也是有参考价值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的历年录取分数线情况,同学们可以作为参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  招生批次  2021年最低分  2020年最低分
 口腔医学  平行录取一段  582  594
 中医学  平行录取一段  575  594
 针灸推拿学  平行录取一段  562  574(平行录取二段)
 中药学  平行录取一段  562  572(平行录取二段)
 临床医学  平行录取一段  558  594
 药学  平行录取一段  556  566(平行录取二段)
 护理学  平行录取一段  555  566(平行录取二段)
 生物技术  平行录取一段  553  561(平行录取二段)
 英语  平行录取一段  551  562(平行录取二段)
 市场营销  平行录取一段  548  561(平行录取二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平行录取一段  533

 563(平行录取二段)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办学情况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利用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00 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在杭州市滨江区办学,同年秋季开始招生。2004 年 11月,获得教育部重新确认。2007年 2月,依法完成登记注册,取得独立法人资格学院立足于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立20 个本科专业,分属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五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4629人。

学院设有第一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系、第三临床医学系、基础医学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护理学系、医学技术学系、生命科学系、人文与管理系、马克思主义系等11 个系及体育部、图书馆、动物实验研究中心。现有专任教师255人(与母体学校共享),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9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189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介绍

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优势专业、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国际化专业、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力量雄厚

针灸推拿学专业筹建于1978年,并于1983年获批,1984年获全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医教协同发展、教科研产相结合的理念,依托重点学科,通过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相通、学院与附属医院教学相通,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中医经典教学与针灸推拿国际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的中西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针推卓越人才。

本专业拥有高级职称10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中医药岐黄学者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6人、省国医名师1人、省级名中医3人,中医药行业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师德标兵3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万人计划创新领军、青年拔尖人才各1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1人、省“151”人才6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人。

毕业生质量

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参加中医类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位。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学生升学率达30%以上。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实践技能强、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就业单位对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度、满意度高达90%以上。

大家在了解学校时,若是有心仪的学校,一定要记得去了解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大家就可以详细了解学校。除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大家也要去了解学校其他方面的信息,对学校的信息都了解清楚理你就知道学校是否适合你了。

卫校招生>卫校招生简章>浙江

展开全文 ∨
 
择校咨询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招生信息
 
 
推荐卫校
 
杭州卫生学校 杭州推荐卫校 杭州卫校招生 杭州卫校专业 杭州卫校排名 杭州中专卫校 杭州大专卫校 杭州有哪些卫校 杭州哪个卫校好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